“我是環境守法者,歡迎任何人員、任何時候對我進行監督。”
12月13日,在“我是環境守法者”首批承諾發布活動現場,13家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集團(企業)負責人依次上臺,向社會公開做出鄭重承諾。承諾儀式后,生態環境部副部長翟青一行與企業進行座談,企業談感受、說計劃、提建議,暢所欲言。
從“要我守法”到“我要守法”,轉變正在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行業發生,背后離不開更嚴監管的有力推動。
“監管措施落地更實了”
日前,生態環境部發布《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自動監測數據應用管理規定》(以下簡稱《管理規定》),并將于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管理規定》的出臺,意味著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行業監管方式發生變化,從以政府監管為主轉向社會監管和政府監管并重。
明年起,全國401家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將向社會全部公開顆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氯化氫、一氧化碳等5項常規污染物日均值和焚燒爐爐溫自動監測數據。
“要解決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行業的鄰避問題,首先是企業自律,同時還要注重信息公開,讓企業獲得社會的認可。”公共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豎起大拇指,“作為環保NGO,我們點贊《管理規定》,點贊做出承諾的企業。”
中國天楹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曹德標說,《管理規定》將有效促進企業從著眼末端管理延伸到聚焦全過程管理。
《管理規定》第一次以部門規章形式提出,自動監測數據可以作為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行業污染物排放超標等違法行為認定和處罰的依據,填補了自動監測數據直接用于行政處罰的空白。
“垃圾焚燒廠有污染物排放超標等環境違法行為的,不僅要受到處罰,還將承擔核減或者暫停撥付國家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貼資金等后果,在綠色貸款方面也會受到影響。”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王燦發介紹,“對于企業來說,不守法就沒有發展前景。”
“我們堅決落實《管理規定》”
“企業要做到‘三個千萬’,即千萬不要心存僥幸,千萬不要以身試法,千萬要下足功夫,嚴格落實《管理規定》的要求。”與會同志語重心長地說。而企業負責人口中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句話,就是“我們堅決落實《管理規定》”。
中國環境保護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魏民樂當場表示要帶頭執行《管理規定》要求。
“我們收購的不少企業都是因為上了環保‘黑名單’,才最終被收購。我們深刻認識到,環保對企業來說,是關系生死存亡的大事。”瀚藍環境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金鐸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如何落實《管理規定》,企業也在座談會上曬出各自的妙招。
“我們要求所有項目做到四個‘經得起’,即經得起看,花園式工廠;經得起聞,沒有異味;經得起聽,沒有噪聲;經得起測,嚴格達標。”中國光大國際有限公司行政總裁王天義在發言中說。
綠色動力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修煉“內功”,學習生態環境部的飛行檢查,制定了企業內部飛行檢查制度;上海康恒環境股份有限公司除公開承諾外,還將簽訂企業內部承諾書;浙江富春江環保熱電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在線監測內部大數據平臺,計劃將數據平臺與考核制度結合起來。
在場的企業負責人聽到好的做法,不時提筆記錄。
“《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的時候我們就在做準備了,集團已經成立數控管理中心,24小時值班,對各下屬企業進行提醒。”圣元環保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汪云保介紹道,“我們還下發了內部實施細則,壓實責任。”
“要把自己逼到墻角,不留退路”
隨著《管理規定》的實施,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行業的監管將更嚴格、更科學、更有效。嚴格,即徹底的信息公開;科學,即政策制定和落實過程中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建議;有效,即信息化技術的充分利用。
不少企業負責人也在座談會上坦言,壓力很大。
“《管理規定》的要求確實相當嚴格,例如一年里標記為起停爐、故障事故的累計時長只給了60小時,超出的時間不能標記,將會按超標排污處理。為此,我們專門采購了備機。”綠色動力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奚強介紹道。
重慶三峰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小軍說,《管理規定》的出臺實施,短期來看可能會讓行業經歷陣痛,但長遠來看,將對行業健康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座談會后,與會同志來到杭州九峰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現場調研廠區內所有向公眾開放的環保設施,并深入垃圾吊控室、中央控制室、水處理中心等生產一線,詳細了解垃圾焚燒生產工藝流程,煙氣、飛灰、滲濾液處理等污染治理技術,環保排放指標以及垃圾全密封式直運管理情況。
行業達標排放監管工作永遠在路上,要通過共同努力,引導行業有序發展。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進一步完善溝通、培訓等機制,讓《管理規定》在實施過程中落地生根。
(來源:中國環境報)
????????????????????????????????????????????